电梯企业怎样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电梯企业怎样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过去一年电梯采购项目时,总能发现一些新的规律。从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中标结果来看,一个供应商能够中标某个项目,并非是在品牌影响力、价格、产品质量等某方面具有优势,而是集合了多种优势于一身。因此,业内专家认为:“在电梯行业发展日趋成熟的情况下,高性价比的产品更能赢得采购人的青睐。”

 

      一、高性价比产品受青睐

      1、“一些电梯招标文件中会对投标品牌有要求,这对部分品牌显然是不公平的。另外,部分招标文件中通过一些不合理的技术条款来变相排斥其他品牌,这也是应该避免的。”以往经常能够听到一些电梯企业发出这样的抱怨声。

      2、然而随着我国电梯行业发展的日趋成熟,采购人的认识也更加趋于理性,在选择产品时不再盲目追求品牌效应,而是从品牌、质量、技术、服务等多方面来考虑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因此性价比高的产品优势凸显。

      3、事实上也是如此,那些具有先进技术、较强品牌影响力的外资品牌并不能完胜本土品牌。

      4、以往提到外资品牌,人们就会想到价格较高。当前一些外资品牌为了在价格上夺得优势,便开始自降“身价”,与本土品牌在价格上展开较量。

      5、北京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彭金声表示:“目前电梯行业供大于求,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普通住宅电梯采购项目而言,对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外资品牌要取得优势,就必须在产品上作出调整,从而生产出高性价比的产品。”

 

      二、高端市场技术为先:

      1、目前来看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投标价格已相差不大,本土品牌往往能够凭借高性价比的优势赢得订单,但在高端市场,本土品牌就失去了竞争力,即使价格相对较低,也无法赢得采购人的认可。

      2、业内专家分析,高端市场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的实力,各企业技术水平不同,反映出来的报价差别也较大。    

 

      三、品质与价格要兼顾:

      1、为了采购到高性价比的产品,安徽合肥、山西大同等地的采购中心在评标办法上作了相应的调整与创新。

      2、大同市政府采购中心在电梯招标时,除了接受那些报名的供应商参与投标,还主动邀请一些优秀供应商参与投标。大同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林志平表示:“参与报名的企业越多,竞争就会越充分,也更容易筛选出最优秀的供应商。”

      3、具体的评标过程为,首先由评标专家对各投标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并对通过资格预审的供应商进行排名,一般情况下前6名供应商可进入下一轮评审,接着由评标专家对入围供应商进行综合打分,最后确定最终中标供应商。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以及大同市政府采购中心的做法,使得电梯采购实现了质优价廉,得到了采购人与供应商的一致好评。

 

      四、把握市场脉搏提升竞争力

      1、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以及采购人的日趋理性,电梯采购走上了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一方面体现在高价采购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另一方面表现为电梯企业责任心得到了加强,尤其是一些外资品牌针对中国市场特点以及采购人需求,主动在产品研发与生产上作出了调整。

      2、最近两年,一些外资品牌就表示要针对保障性住房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开发出相应的产品,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一些企业为了应对保障性住房电梯采购项目,在保证电梯质量的前提下,去掉了一些花哨的东西,增加了一些实用功能。这样既能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也相应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上海三菱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出了菱杰电梯作为中低端市场的主打产品。

      3、针对地铁、火车站等项目建设,一些企业开发了相应的大高度自动扶梯。

      4、因此,企业只有在精准掌握未来市场需求的同时,迅速作出反应,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赢得市场。

 

      五、自主品牌电梯企业亟须迈向高端:

      1、纵观我国电梯市场布局,不难发现自主品牌依旧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所占市场份额只有四分之一左右,这与我国电梯产业发展较晚、品牌知名度不高、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等因素都有关联。面对这种处境,自主品牌要实现自我突破,就必须向高端市场发力。

      2、业内专家认为,自主品牌要快速提升在行业的地位与影响力,就要从技术创新、抱团发力、品牌塑造等方面努力。

 

      六、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

      1、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市场,但自主品牌力量依旧薄弱,上规模的本土企业数量更是有限,技术研发与创新成为本土电梯企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先进技术的匮乏导致了自主品牌电梯企业很难进入高端市场,也就无法得到用户的认可。

      2、据了解,目前我国有电梯企业400多家,但多数企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完全依靠模仿别人,这样的企业就很难发展,更谈不上创新。我国电梯企业往往更愿意把资金投到生产与制造上,而忽视对了在研发上的投入。值得欣慰的是,一些优秀的自主品牌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正在努力加大对产品技术开发的投入、人才的引进等,通过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实现技术研发的提升。

 

      七、自主品牌需要抱团发力

      1、面对未来行业发展,自主品牌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跟外资品牌形成直面竞争,只有跟强手过招,才能发现自身不足,从而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任天笑表示:“自主品牌除了要加强自己的研发能力,企业之间还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自主品牌的崛起绝不是单个企业的崛起,必将是群体性崛起,因此自主品牌需要抱团发力。”

      2、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优化产业配置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他们会寻找建立共同的研发平台,共享研发成果,甚至零部件都可以互相供应,他们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

      3、相对于外资品牌而言,自主品牌具有主场优势,能够对市场作出快速响应,但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可以说,自主品牌电梯企业任重道远,要达到与一些外资品牌同等的认可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主品牌要真正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安装维保以及科学管理等方面努力。

 

      八、长远发展的眼光不可或缺:

      1、尽管我国电梯企业数量较多,但有一大部分企业没有长远发展的规划,只看到这个行业目前可以挣钱,却没有想过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这种观点的存在自然无法让企业走上创新之路。

      2、一些专家建议,我国电梯企业可以学习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首先要学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起点不高并不意味着机会缺失。面对强手不畏惧,多看到自身的不足,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其次,国产电梯企业要改变被动局面,就要学习自主品牌汽车苦练内功,拿出过硬的东西,从而打造值得信赖的品牌,而不是为了眼前利益,一味降低价格和品质。

      3、另外,国产电梯企业还要学习自主品牌汽车立足长远发展的规划和战略,把握好新市场的机会,在掌握各自核心技术的同时,共同抱团发力,真正做强中国民族电梯产业。

 

      九、本土化将成趋势:

      1、外资品牌在核心技术、管理经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同时,要在国内市场取得长足发展,走本土化路线将成为趋势。

      2、目前,一些外资品牌电梯企业的销售、产品研发、设计等环节全部由外方负责,但他们对中国市场了解有限,很难制定出适合国内市场的销售策略。从产品层面来看,外资企业需要精准掌握国内采购人的需求,研发生产出相应对的产品,来提升产品竞争力。

      3、近年来,我国保障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电梯需求量快速增长,外资品牌如果始终坚持高品质高价格策略,就很难打入市场。因此,业内专家表示:“外资品牌不仅要生产出适应中国市场的产品,还要制定适合国内市场的销售策略。”

      4、据了解,一些外资企业中,如果是中国人负责销售和管理,企业就很容易适应我国市场,销售业绩良好。相反,如果是外国人负责销售和管理,企业发展就相对缓慢,甚至出现销售业绩下滑的现象。

 

      十、抓住用户需求是关键:

      1、针对未来市场需求,一些外资品牌在产品上作了相应的调整。比如,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少电梯的功能,更加注重电梯的实用性,从而来满足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的需求,既降低了企业成本,也提升了企业的价格竞争力。

      2、目前,各大外资品牌电梯技术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也日趋接近。

      3、由于受到中国电梯市场的用户日益专业化、职业化、需求多元化等因素影响,用户对电梯厂商的系统解决能力与全过程服务水准的预期不断提高,未来各大外资品牌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4、突破这一瓶颈的惟一可行途径是电梯企业要从单纯的制造业向服务业不断延伸,为用户提供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保养等“一条龙”服务。


从今天开始 让家温馨 让爱更浓

好电梯, 给你不同的生活体验
立即了解 · 富士
上一篇 下一篇